当前位置: 时尚 >> 时尚前景 >> VivienneWestwood,她有着
VivienneWestwood离世。
许许多多媒体都发文称,时装大师又少了一位。
这其实令我有颇多感慨。如今时装行业里依然不乏高手,但担得起“大师”之名的寥寥。
这几年我们相继经历了KarlLagerfeld、PierreCardin、SoniaRykiel、三宅一生等人的辞世,他们显然都是匹配得上“大师”头衔的人物,VivienneWestwood的离去,似乎在说明那个让无数人怀念的、关于高级时装的*金时代,终于走到了尾声。
这个时代似乎不再盛产“大师”,究竟是那些叱咤时装风云数十载的人物们空前绝后的 ,还是新的时装环境里不再拥有可以培养“大师”的土壤——这些可能都不是准确的描述。
但至少我们值得去怀念VivienneWestwood,她当然是大师,但她还是女性中的榜样,更是自由无畏、永远年轻的榜样。
热爱时装的*伟文,把KarlLagerfeld称为老佛爷,称呼VivienneWestwood为西太后——偌大的时装界,也就这两个人有着这么尊崇的外号,即便是川久保玲,在他口中也是辈分低了一辈的“玲姐”。
*伟文作为VivienneWestwood秋冬男装系列嘉宾模特走秀VivienneWestwood还是贯穿王菲舞台造型的一位设计师。无论是早在年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现场的狗头胸衣,还是到了年《菲比寻常》演唱会的多个舞台造型。
在这次的演唱会中王菲大量使用了VivienneWestwood的标志性松糕鞋,并在开场造型中身穿VivienneWestwood年主题为“CaféSociety”的春夏系列中KateMoss半裸闭幕穿着的超短裙,搭配白色网袜和红色卫衣。
相信看过《NANA》的人,一定会对里面VivienneWestwood的饰品为之赞叹。
漫画中不断出现以土星为元素的饰品,甜美之中带着浓浓的庞克气息,也是这部漫画的一个亮点。
ARMOURRINGSILVER是最经典的一款戒指,简称四节。佩戴在手指的关节处(可活动)非常经典的一款设计,电影里NANA也是无时不刻佩戴这枚戒指。
无论是设计,还是行事风格,西太后,这个女人的酷,真令人目瞪口呆。
“我的不按常理出牌是一种本能。”
VivienneWestwood的“朋克”精神自幼而生。
如果你的学生时代遇到一位像VivienneWestwood这样的同学,你应该会一直记得她。
她会在老师劝告违规者主动承认错误却未得到回应时,站起身应答:“是我。”——即使她并没有干这件事。
“我认为自己一定会成就一番事业——当时我就感受到了。我的不按常理出牌是一种本能。”
她在学生时期发生的“不按常规出牌”的故事,还出现在她在哈罗艺术学校就读时——这里也是她 接受过正式设计培训的地方,不过很短暂——只有一个夏天。
最开始选了服装设计的课,但因为发现这堂课只学画设计稿,没有实践的机会,所以就转去学了银器制造——在那里起码可以动手做出金属首饰……
是的,甚至在这段夏日限定的艺术学生时光里,她也没闲着,还能换次专业。
后来Vivienne回想起来,“之所以只学一个夏天就决定离开,是因为自己出身工薪阶层的思想局限——在当时她觉得用艺术谋生就是卖卖画,所以不觉得“当艺术家可以养活自己”。
但教母之所以能成为教母,在于她有反思的觉悟和重来的勇气。
19岁,Vivienne在尝试了别的工作后确定了自己的心之所向,她又重新捡回了“艺术”,拿着自己赚的钱跑去师范学院重新学习。
后来,她的确做了老师,但是是幼儿园老师……
Vivienne非常享受这份工作,她觉得小孩非常简单,“我希望用人格魅力来教育他们,而不是通过纪律。”——做老师,理念也非常超前。
在此期间,她还邂逅了自己的 任丈夫并成为了母亲。
但她亦不甘于相夫教子,所以在那个对离婚包容度很低的时代,毅然决然地离开了。
再后一段感情就是Vivienne最惹人称道的爱情经历了,主角是原英国朋克乐传奇性 (SexPistol)乐队经理,朋克摇滚时代的开创人之一,英国“朋克之父”——MalcolmMcLaren。
就此,Vivienne开启了自己新的事业版图。
她为“性 ”乐队写歌,担任萨拉·斯托克布里奇(SaraStockbridge)乐队的艺术指导,希德·维瑟斯(SidVicious)的服装指导,同时也为T恤设计图案。可以说,时尚、音乐、艺术和平面设计面面开花。
在一些讲述里,大家会把McLaren视为Vivienne的伯乐,并将其在事业上的奔腾经历归功于前者,但其实在和McLaren相恋后,Vivienne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都是作为单身妈妈,独自抚养孩子。
她拒绝了家人的帮助,自己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在一段时间里,她和孩子们住在常年刮风的大篷车里,靠着家庭津贴度日。
在她的自传里,这样写道,“即使对于一个七岁小男孩来说,那个大篷车也嫌小,且没有自来水和独立卧室。但是对于他来说,那里就像吉普赛马车一样神奇,是母亲亲自书写和策划的一次冒险。”
这其实是Vivienne少有被提及的一段经历,或许大家觉得一代朋克教母和一段看似被“母亲”身份所裹挟的经历实在不太“搭”。
但我却觉得这才是这位时尚教母所代表的“朋克”精神——追寻自由与反叛的权利,是基于独立与责任而来的。
“我对剪裁毫无兴趣。”
我们很难在只言片语之中去勾勒VivienneWestwood那精彩且不凡的一生。
就像我们同样很难,以这短短的篇幅去描绘这位了不起的女性,她作为时装设计师的这辈子是多么 、开天辟地。
她是传奇,是蓝本、是风格的 ,也是属于这个行业自由精神和破局开拓的化身。
如果没有她的存在,时尚仿佛失去了最不羁洒脱的朋克灵*。
而摇滚,也缺少了最华丽乖张的视觉皮囊。
从年代与前男友McLaren为摇滚乐队设计舞台服饰,并开设名为“LetitRock”位于敦国王路号的精品店。
到几经改名为“SEX”、“World’sEnd”……
她灌溉着这股野蛮生长的亚文化新生势力,让这里成为那些“怪异”青年们的乌托邦。
BDSM式的皮革制品、金属配件和拉链破洞扎堆出现的朋克服饰——
让古典戏剧式的宫廷服饰,和疯狂不羁的摇滚气质水乳交融。
从一家精品店老板,再到一位没有上过一天缝纫课、创意却没有上限的独立设计师。
她的时装世界里,被模糊的不仅是风格、性别、角色,还有界限、规则、以及高级时装的定义。
在她之前,高级时装往往大都只是缜密华丽,精于计算的。
而从她开始,时装也可以是疯狂喧嚣,毫无章法的,就像她自己曾说过的那样——“我对剪裁毫无兴趣,只喜欢将穿上身的衣服拉拉扯扯。”
在她看来,随意被撕开的衣服,远比循规蹈矩的照本宣科,要更加有趣。
这无疑是给了跨域几个世纪,高级时装精英主义当头一棒。毕竟她的目标就是:“让穷人看起来很有钱,让有钱人看起来很穷。”
这是对代表所谓权威的保守派的挑衅宣战。为的就是拥抱时代的声音,去为那些不被听见的自由灵*呐喊。
正因为这股子无处可藏的反叛劲,与当时英国长期弥漫的*治性抑郁,以及下层人群对于社会不满情绪所接壤共生。
这些离经叛道的服饰也成为了年轻人们立场倾向的表达,对现状冲击嘲弄的工具,更成就了VivienneWestwood跃升为时代文化的重要印记。
这也是为什么,在VivienneWestwood的描绘下,服装某种程度上暂时剥离了阶级内核。而是充满*治批判、社会意识和无*府主义的。
这是危险的,也是真实迷人的。
她自年推出的 个正式系列——“海盗”系列起,就开始了长达几十载的不羁和粗砺。
在伦敦奥林匹克运动场的秀场,让这不可控的“荒蛮”姿态与古典戏谑情节,向高级时装殿堂,登堂入室。
之后像是以《国家地理》为灵感的,采样大量美国原住民服饰元素,结合*工配饰的Savage系列——
用原始印花天然布料以及水洗效果,去包装朋克风格服饰,并将背景设定在《银翼杀手》里赛博近未来的Punkature系列。
无论是在Hypnos系列里,对人造纤维运动衣料以及荧光色彩的大范围使用——
还是HarrisTweed系列里,去致敬传统英国服饰以及经典定制套装。亦或是在年的Cut,SlashPull系列加入古典剪裁技法,上演了一场梦回都铎王朝的破次元大戏……
纵观她的创作生涯,其设计作品的广度、深度以及灵活度,都令人啧啧称奇。
从自始至终的朋克精魄、到英伦文化的古今风骨,甚至是迈向21世纪后这20多年里,依旧不断地与时俱进、兼容并蓄。
或是朋克、或是古典、或是街头、或是文艺,都是VivienneWestwood。
但她并不是一位纯粹的理想派,不切实际的艺术家,她更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她一手将自己的鼎鼎大名,变成了这个行业 名鼎鼎的设计师品牌之一。
即便消费群体几度更迭,也依旧屹立于时装之林。
皇冠星球或骷颅形象的配饰,已然成为其最标志性的代表性视觉符号。
传统苏格兰格纹更因为她的高超混搭,从“陈旧”成为“先锋”。
更不用说那些束胸、厚底高跟鞋、百褶裙、涂鸦T恤……这一阵列经久不衰的经典单品。
这林林总总看似杂乱无章的风格、设计、元素。但当你看到它的一瞬间,立马就能识别出这是VivienneWestwood!
同样也是因为她服装世界里无需章法,也无关规则,标签更是无聊的束缚。
一切的美与丑,所有的纷纷扰扰,都能够被这位《TheObserver》杂志口中的“国王路上的皇后”,那有着包容各色文化和风格能力的胸怀,所紧紧相拥。
“时尚并不是重要的事。”
包罗万象、迸发自我的设计在全世界范围内备受追捧,但她并不止步于此。
对于她来说,环境保护、弱势群体、理性消费等问题,显然更为重要。
回看她以往的秀场,你能大量看到那些声势浩大的标语。
年的伦敦时装周上,走出来谢幕的她,专门换上了一些印有“climate”“revolution”的白色T恤。
而时隔两年后的巴黎时装周上,她为了宣传全球变暖的影响,甚至直接剃光了自己标志性的红发。
而年的秋冬系列大秀上,女星RoseMcGowan迈着坚定的步子缓缓走来。
她的衣服上是天使和“民主”的涂鸦,荧光色的帽子上也有着“天使”的字样,而更掷地有声的是她当时在秀场上的这段发言——
“我替Vivienne发声。我是谈论美元造成世界死亡的声音。世界在与这种自我毁灭斗争。众所周知,那种通过向本已贫穷群体征税,却使得本已富裕群体获利的美元机制的弊端——只有当我们能够在富人和穷人之间取得有利平衡时,这种美元税收机制才会蓬勃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提倡合理税收。”
这一段为弱势群体的发声强烈抗议了当时的税改制度,引发爆炸性效果,就连向来不轻易表达*治倾向的媒体们都忍不住赞扬这一大胆的行为。
不只在秀台上表达着自己的态度,在时尚之外,她也一直“冲在前头”。
年初时,她就公开表示:
“现在气候变暖是我关心的头等大事,而不是时尚。”
而她真的就身体力行贯彻着这句话,那时,她请到了多位明星上身她专为北极设计的T恤拍照片作为环保宣传。
后来为了让北极环保问题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她又找来了60为名人出镜,整个拯救北极活动持续了整整18个月。
时尚品牌支持环保事业很常见,但你不会看到谁会像西太后这样,对着媒体说自己不会再拓展业务,甚至是要精简门店和品类。
“我相信如果人们只是穿漂亮衣服,那一定会导致环境变化。如果一个人从商店走出去穿的是一件血汗工厂生产的新T恤,那比一个有钱妇人穿一条漂亮裙子还糟糕。”
你更不会看到一位设计师,会对自己的纪录片有如此大的批评。
这部纪录片名叫《Westwood:Punk,Icon,Activist》,整整花了3年时间跟踪拍摄,但其中却只有寥寥几分钟在展现她所参与过的环保社会运动。
对此,西太后本人发声表明说电影并不代表本人立场,甚至谴责导演没有展现出她多年来对社会运动的贡献。足以见得环保在其心中的地位。
而年的9月份,她甚至直接开着一辆坦克来到了卡梅伦的私人府邸。
而此举目的,也是为了抗议英国*府当时决定使用“水力压裂法”来开采页岩气,因为后者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甚至会造成地震。
而她为了能够更好地给贫困地区提供就业机会,在年还开始与世界贸易中心合作,更是亲自前往肯尼亚开展品牌配饰系列项目。
截止到年下半年,这个项目已经扶持了数千名手工业者和微小生产企业。
所有手工业者中,74%是女性,其中还有42%的受雇者将收入投入到了教育、培训和技能发展中。
时装设计或许是她晚年不那么重要的事,但无疑,时装一直是她最有力的“武器”,她以此去呼吁环保和对弱势群体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