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

一个四五线小县城服装实体店主的开店经历

发布时间:2023/4/20 13:51:58   

四五线小县城实体店主的开店经历(也是一位30岁女性的转型经历)

参与:冷芸时尚圈2群群友

时间:年11月7日

庄主:婧默-广州-工厂市场部

▼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一|

因何转行

庄主:

我先简述一下我在30岁的年龄离开教育行业,从零开始做服装的缘由,因为这和我后面做的所有事情都有相通的理念。其实我离职的原因总结来说就是个人信念和体制内环境的冲突,以及知识和信息的严重倒退脱节。

首先第一点就是时至今日,我们那个小县城的教学模式依然是“填鸭式教学”。我们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写的比喻句永远都是“红红的太阳像个大火球”。这是我无法容忍的,制度几乎完全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启迪思考,我曾经就因为联考的时候,我们班孩子的答案五花八门导致老师们阅卷难度大而被公开批评;我也因为在我们班实行的民主管理、自由竞争被领导批评格格不入……对于我而言,我服务的对象是那些孩子们,打印一堆材料给孩子们背,那谁都可以做,我的价值又是什么?

芸友若三:

突然转到新的行业肯定不容易。

芸友极简:

一般人不舍得脱离体制内。

芸友WanyiLee:

转换跑道真的需要一个人有强大的内心。

庄主:

直到今天在我们家乡的很多服装店主也都是那些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又没有什么学历和特长,只是长得还不错的女孩子的第一选择。所以我认为现在很多人都说实体不行了,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相对于互联网人,大部分实体从业者的综合能力都太差了-当然我说的是我们那个小县城的现状。

第二点是当地知识和信息的倒退和与其他地方的脱节。我当时的店长前几天给我的反馈,让我感受到的是她们依然没有意识到问题出自自己,只一味抱怨互联网和疫情。我前段时间和前同事聊天,体制内的闭塞和狭隘时至今日依然没有任何改善。总之,当初我就是因为我发现自己完全听不懂我老公和他的朋友闲聊天,那时候我真的崩溃了。我从未想过,从小到大都算优秀的我,居然有完全融入不了的世界。那个时候,我三观都崩了。

芸友Shane:

既然改变不了世界,那就只能改变自己,你勇气与决心很强大。

芸友极简:

对,孩子学校两次线上家长会都能感受到,原来只有一个教导处,现在分成三个,学校的领导好多。

庄主:

这个决定确实很痛苦,但人一但醒了,就没办法再继续装睡。

|二|

开店后我做了哪些不一样的

尝试和所得到的经验教训

庄主:

下面进入第二个板块,决定开店的原因前面说了,因为不会别的。但是就像我教书时的理念一样,我觉得市场不缺服装搬运工,我既然选择开店了,自然要带给我的客户一些有用的东西。市场不需要多一家没有用的服装店。所以我开店前做了三件事:去杭州、广州、深圳、上海、常州五个地方考察批发市场,我还报名了服装商学院的培训,学习了初级的服装搭配课程。最后在半年的考察和学习之后,我把客群定位在30+中高端消费水平,货源地深圳南油。现在看来虽然这两个决定对我现在的状态有积极意义,但对于当时的实体店来说是绝对错误的。

芸友若三:

想知道庄主在这五个城市考察批发市场的结果如何?

庄主:

我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只分得清哪个是一批,哪个是二批。首先我自己本身不是那个消费档次的人,只是由于学习和跑市场过程中接触到了才产生了向往。我对中高端人群的消费意识和习惯其实不了解的,并且我也没有相关的人脉基础。其次南油是一批市场,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每家档口基本都是做自己的单一品类,对于我这种搭配小白来说是很大的挑战。第二是它要求同款5件起,有的甚至要求单色5件起,这给我的库存造成很大压力。但当我在考察过程中发现二批市场加价率达到20%—40%的时候,以我当时的认知水平,我怎么都不愿意去二批拿货。

芸友若三:

据说二批货源也不怎么稳定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芸友Shane:

这三件事,对当时的你有帮助吗?因为我知道很多刚开店的人,会在网上或是别的途径学习到一些知识就去应用,很多时候反而会误入歧途。

庄主:

其实有一部分原因,重要的是在做南油货的过程中因为价格高于我们县城的大部分店铺,逼得我不得不努力寻找工厂,企图压低进货价,最终促使我走上做工厂这条路。之前的一部分钱都交学费了,但当时我长了见识。

芸友Shane:

早些年在县城开店的很多人什么都不懂,货就去就近的批发市场挑,拿回店里卖倒是卖得挺好的。

庄主:

是的,确实是这样。除了以上两点错误之外,我当时定位的服装风格也和当时的市场主流不一样。因为我们那个县城,女性工作比例不高,有一半都是在家带孩子,有工作的基本都是事业单位,医生护士一类。所以服装风格也基本上分成两类,有工作的喜欢穿杭派女装,没工作或自由工作的穿的大多是韩风。而我当时做的是偏职场的欧版,当时我并不是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和市场的差异有多大,总觉得别人卖的要么土,要么花。其实现在来看,人对服装的选择,跟性格和价值观密不可分。

芸友Shane:

太前卫了,你当时开这种店的客群要养,马路上的流水客大慨率会流失。

庄主:

是的,为了养客我也花了很大的工夫。我选的服装偏硬朗,而我们小县城绝大部分女性穿衣服是要取悦男性的。男性不接受太过硬朗的服装。所以她们的服装要么有曲线,要么面料和颜色柔和。我店里很多客户自己本身其实是大龄女性的,但每次带着老公来选衣服一件都选不到,自己来就能买一堆。直到我收店,我回头整理客户档案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家百分之七十的客户都有在外地生活和工作过的经历。所以当时为了培养客户,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会员开课。我每周五会在会员群里讲服装搭配的知识。给会员提问,答对的就可以到店里领奖品。而开课的成效就是我收获了一批忠粉,业绩当时确实好了一段时间。但总的来看,由于我前期定位就出错了,我的客群始终不能接受衣服的价位。我最终的净利润不超过百分之十,再加上库存,总体还是亏损。所以这就逼得我不得不想办法找更源头的价格,直接跟工厂合作。机缘巧合,确实做了不少订单,大多都是工作服一类,当时靠订单确实赚到了钱,但对店铺本身的业绩并没有多少帮助,并且重心全跑偏,光做订单。赚到钱之后,我就又开始重燃斗志,想好好把店做好,于是开始了疯狂的学习。

芸友若三:

是线上课程吗?

庄主:

有线下也有线上,很多课我买了也没学。但认识了很多大咖,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

芸友若三:

想请教一下庄主,一般找课程的时候有哪些渠道吗?

庄主:

我会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4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