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

云想衣裳花想容,一个字美

发布时间:2023/4/9 13:10:45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提到大唐女子之美,大家或许想到的都是丰盈的体态和云鬓花钿吧,但其实,历史上唐朝是引领全球潮流的帝国,并且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审美倾向。小编搜集了一些贴近文物去复原的4套真·大唐妆造,按照现在的审美,你觉得好看吗?

第一套:初唐时时——登叠翠

参考文物:唐三彩女坐俑

唐三彩女坐俑

我们印象中的唐朝是以肥为美,但实际上在初唐时期,女子是以纤细为美的。为了体现身材,服饰的袖子都比较贴身,所展示的这一套服饰,外面一件碧色的叫被子,无袖或者短袖,通常在30到50厘米之间,可穿在裙外或者扎在裙子里面,是女子独有的一种衣物。长裙用的是初唐最流行的间色式。剪裁方式是我们现代人统称的“破裙”,简单来说就是拼接。这样的长条的拼接方式可以从视觉上拉长比例,满足当时对高瘦的追求,外面搭一件披子,披子是该时期的主流搭配。

发型上流行将头发中分,高束为两髻,再加上一个假髻,这种梳头方式从东晋传承而来,是唐朝的主流梳头方式。妆容上,初唐流行眉头弯曲,后面平顺,两眉间隔比较近,眼尾拉长上翘内,红粉打在眼下、眼尾、脸颊位置,稍满红唇,最有特色的应该是额头的花钿,非常高级。整个人显得人更加高瘦,气场强大。

第二套:盛唐——花蔓宜

参考文物:围棋仕女图

围棋仕女图

唐玄宗开元年间进入盛唐时期。这时审美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本追求纤细的美感被丰腴之美代替。服饰还是保留裙、衫、披三件套,与初唐不同的是,衫子的袖子稍有扩大,不再紧贴手臂。裙子也不再流行间色裙,转而流行收褶的裙子,披子开始流行起从前往后披,这种披法最终成为了霞披的起源。

女子的头发高高蓬起,但后面头发却紧贴头皮,两侧露出耳朵。在腾起的发型上再戴一个假髻,然后用花朵的步摇钗固定。这种发饰一直延续到中唐之后,依旧很流行。

对比初唐的气场强大,这时期的妆容更加温暖。眉毛变粗,画的时候并不集中,而是分层而画,眉头聚拢,眉尾扩散;眉间的花钿款式多样,成为整个妆容的点睛之笔;唇部基本延续了初唐的画法,上唇轻微超出,画出更加饱满的花型,唇角留白;细长的眼睛一直是古代人的追求,妆容整体看上去有一种微醺的感觉。

第三套:五代南唐——贺兰

参考文物:簪花仕女图

有唐以来,女子共两类外套,一种是被子,另一种叫做披袄,单层披袄称为披衫,这种外套在中唐时期突然转变为大袖,大袖刚开始不过膝盖,到了五代后持续加长到脚面,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簪花仕女图中的样子。

这时期发髻高耸。前插戴步摇钗,步摇钗延续了连接花朵与钗角的结构外,又加入了流苏这一经典元素,更为与众不同。

妆容上也有不同之处,眉毛的形态好似上翘的翅膀,画在正常的眉迹之上。五代时期,披子的披法也出现了现代常见的模式,将披子搭在手肘,从后向前披,与披衫相配,相得益彰。

第四套:盛唐男子——腾踏

参考文物:围棋仕女图

唐朝男子的衣装正装比较简单一,最外面的称之为袍,现在叫“圆领袍”,历史上,日本曾多次派遣唐使往唐朝学习并效仿来改变自身装束,直到与唐代完全一致。相比初唐,盛唐的圆领袍袖子更宽大,下摆略有收窄,腰间宽度特别肥大,通过革带来扎紧。袍里面衬有男子的特有形制“半臂,目的是为了将肩膀撑起,呈现更加魁梧的身材,下半身穿裤子,这种三件套的穿搭像极了现代的西装三件套,不得不感叹“时尚就是经典的轮回”!

而且在唐朝还很流行男扮女装,史书上有记载,穿圆领袍这一后世女子延续了千年的穿着,就是从唐朝天宝年间开始的。

中国文化五千年,服饰文化从古至今都丰富多彩。小伙伴们对大唐的这几套服饰有感觉吗?留言分享你的体会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3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