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

问药南极青岛蓝色药库再添抗癌利器

发布时间:2024/8/23 13:46:56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30911/4255059.html

来源:青岛日报

经过10余年探索,由青岛自主研发的国际首个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药物bg获批临床试验

问药南极,青岛“蓝色药库”再添抗癌利器

■海药院全貌。

■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

■注射用bg。

■科研人员在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开展bg原料药生产。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李勋祥

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教授、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以下简称“海药院”)首席科学家于广利最近很忙。这段时间,他正与同事们商讨免疫抗肿瘤海洋一类新药“注射用bg”(以下简称“bg”)临床实施方案。同时,他也不得不面对一个“幸福的烦恼”:自公众得知bg于年底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以来,向他咨询和申请临床使用bg的患者家属越来越多。

作为bg项目总负责人,于广利乐见bg经10余年探索研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据他介绍,一期临床主要针对健康人开展安全性评价,应用于患者还为时尚早。“年,我国新发肿瘤约万例,死亡病例约万例,新发肿瘤与死亡病例数量均占全球首位。虽然采取了各种防治措施,但新发肿瘤病例及死亡人数仍在增加,抗癌新药的研发任重道远。”于广利说。

有效抗癌药物少,临床需求量巨大,抗肿瘤治疗因此被视为世界难题。在此背景下,bg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让人们看到了防治恶性肿瘤的又一新方案。作为国际首个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药物,bg是如何被发现的?新药开发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困难?第一次申请临床试验为何没有通过?与同类药物相比,有何创新性和先进性?

回顾bg的研发历程,其中的曲折艰辛揭示着青岛科技工作者们“向海问药”的探索历程和社会价值。

“bg”大事记

年至年

在开展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和评价的过程中,发现并验证了南极褐藻的抗肿瘤潜力。

海药院正式运行。bg项目是海药院开展熟化孵化的第一个海洋药物项目。

海药院设立“青岛海洋药物聚集()开发计划”,对正式立项的bg项目开展成果转化。

年至年

bg项目团队重点开展中试工作。

年上半年

bg项目转到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联合孵化,正式开展bg原料药生产。

年8月

由海药院、中国海洋大学、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bg开启第二次临床试验申报。经专家咨询和答辩,最终在年12月通过审查,获批临床。

新药发现

年,中国海洋大学订购了一批海洋生物资源。在这批资源中,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南极褐藻,从中提取的活性物质结构独特,具有天然的抗肿瘤药性,这就是后来研发bg的原料来源。

“年至年,我们承担了国家海洋局公益专项‘海洋功能寡糖及其药物工程技术开发’项目,在开展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和评价的过程中,发现并验证了南极褐藻的抗肿瘤潜力。”于广利是当时的项目负责人,他说,彼时国内外研究已经证明,倍他葡聚糖(beta-glucan)具有抗肿瘤作用,beta-1,3/1,6-葡聚糖抗肿瘤效果尤其显著。而他们在年发现的南极褐藻,正是这种分子结构,且倍他葡聚糖含量极高,为开发海洋药物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该南极褐藻的分子结构特点,科研人员把研发的海洋药物称为bg。“‘bg’是指倍他葡聚糖英文大写首位字母,‘’是指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于广利说。

bg是国际上首次将海藻来源的多糖应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美国等国家纷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2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