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尚 >> 时尚资源 >> 古人欣赏的某些时尚,我们可能不理解
比如这三幅:康熙时期苏州版“母子闲居嬉戏图”的局部;康熙晚期宫廷绘画“雍正十二美人图”中的“抚书低吟”,是雍正皇帝还是雍亲王时请人绘制;清中后期杨柳青年画“仕女婴戏图”,现由著名作家、我国当代木版年画保护和研究领军人物、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先生收藏。
三幅清代美术作品,制作年代不同、制作地域不同、使用对象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这些图中的美人都是肩膀呈流线型下垂,也就是俗话说的“溜肩膀”。实际上,不仅清代的美术作品如此,远自魏晋南北朝,近到20世纪20年代的美女月份牌,从存留实物看,我国传统美术对美女身材的描绘基本是以“溜肩膀”为特征的,也就是说,和今天大家欣赏凹凸有致的美女不同,我国传统对美女身材的判断标准是身材曼妙,具体到肩部,美术作品中的“溜肩膀”更是人们对美女理想身材标准的体现,即使今人眼里以胖为美的唐朝,那些仕女图中的美女们也是“溜肩膀”。雍正十二美人图之抚书低吟古人是不是不欣赏有型的身材呢?并不是,只不过,宽宽的肩膀、瘦削的腰部不是古人认为的美女体型,而是古人认为的英俊男儿的身材特点。特别是在民间说唱艺术中,比如《三国演义》评书在描绘赵云、周瑜的相貌时都会提到他们“细腰乍背”,《说唐》评书在描绘罗成时也说他是“细腰乍背”。清中后期杨柳青年画“仕女婴戏图”从古人以“溜肩膀”作为理想美女的身材特征到今天我们以凹凸有致作为美女的理想身材,管窥一豹,可以看到民俗和风尚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