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

伟大迷人的设计师纪梵希去世,战后时尚的*

发布时间:2023/1/24 17:58:53   

法国设计师HubertdeGivenchy于当地时间3月10日去世,享年91岁。3月12日,一位公司代表发布了这则消息,但并未透露更多细节。

即便没看过《蒂凡尼的早餐》,人人都至少记得其中一幕情景:奥黛莉·赫本扮演的拜金女HollyGolightly站在清晨的纽约第五大道上,戴一副黑色墨镜、一双白色长手套,珍珠项链在颈边绕了四圈,边吃法棍边往珠宝店橱窗里张望。身上那条纪梵希小黑裙让她看上去既端庄又突兀,仿佛在说:她向往光鲜,但尚未被接纳。

纪梵希创始人HubertdeGivenchy是这个经典好莱坞形象的创造者。年,这条小黑裙在伦敦拍卖行Christie’s以92万美元拍出。除了奥黛莉·赫本,他设计的时装也和不少知名女性一同出现在各种重要历史场合:JacquelineKennedy和肯尼迪 次出访法国,温莎公爵夫人参加爱德华八世的葬礼。

但这些谈资无法简单解释HubertdeGivenchy对时尚行业的意义。从年成立纪梵希、发布 个高级定制女装系列,到年将品牌卖给LVMH集团,再到年正式离任创意总监,HubertdeGivenchy长达43年的职业生涯就像一部微缩时尚史,见证了战后巴黎时装屋的*金时代、60年代 品在美国的民主化,以及90年代以来大公司资本化给一个品牌带来的机遇和风险。

他也打破了这个行业里的诸多惯例: 个推出分体式女士着装, 个推出成衣系列, 个使用好莱坞明星担任品牌宣传大使。

LVMH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ernardArnault评价HubertdeGivenchy创作的时装“完美结合了两种难能可贵的特点:创新和优雅。”

在3月12日发布的讣告中,《纽约时报》形容他“代表了战后巴黎一代白手起家建立时装屋的绅士设计师,他们懂得与顾客建立个人联系,懂得按照心目中某个具体的女性形象创造整个系列。”

贵族血统与战后巴黎

“如果有可能,你 生来优雅。优雅得是你的一部分,或者就是你本人。”HubertdeGivenchy站在讲台上说。这是年牛津大学的一场演讲,也是Givenchy对台下想从事设计师行业的年轻人的 建议。

对HubertdeGivenchy来说,这不用费什么力气。他年2月21日出生于法国瓦兹省省会博韦,全名“CountHubertJamesMarcelTaffindeGivenchy”。父亲Lucien是世袭侯爵,母亲BéatriceBadin则来自博韦的织锦手工坊世家。

3岁时父亲因流感去世,Givenchy和哥哥由母亲一族带大,受后者影响也更深。10岁在巴黎一场由JeanneLanvin组织的展示会上看到Chanel、ElsaSchiaparelli等人的设计后,Givenchy便决定了自己的理想职业。他17岁就进入巴黎美术学院(coledesBeaux-Arts)学习服装设计,一年后通过家族人脉进入设计师JacquesFath的工作室做学徒,6年学徒生涯还先后师从RobertPiguet、LucienLelong和ElsaSchiaparelli。

年轻的HubertdeGivenchy

年到年也正是巴黎时尚行业从百废待兴到重焕生机的一个时期。DanaThomas在《 的》一书中记录,20世纪20年代,法国 品行业雇佣有30万劳动力,包括裁剪工、试衣匠、女裁缝、刺绣工、皮衣制造工、鞋匠、纺织工、纺纱工、女帽制造商。年,纳粹德国入侵巴黎,洗劫了女装协会总部,查抄所有资料,封了MadamGres和Balenciaga的店铺,并且“14次企图摧毁法国 品工业,目的是把时装店迁到当时欧洲的新文化中心——柏林和维也纳。”

这次洗劫给巴黎造成重击。原料短缺、工人失踪,时任法国女装协会主席的LucienLelong不得不劝说设计师继续营业:“你可以强迫我们做任何事,但巴黎的高级时装店绝不会搬迁,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高级时装如果不在巴黎,它就不再是高级时装。”为了生存,LouisVuitton等不得不把货品卖给纳粹*官。

真正让 品行业恢复元气的是战后多出来的几个新名字。PierreBalmain、ChritianDior和JacquesFath当时被并称为战后创造高定时装新潮流的三大设计师,总的来说,他们的设计回归女性魅力,但化繁为简,其中以Dior强调女性腰线的NewLook最为知名。

年轻的Givenchy和后两位均有交集。年Givenchy在LucienLelong手下工作时,ChristianDior刚从这里离开,创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而JacquesFath的影响则更为深远——他是Givenchy在巴黎工作的 位老板,后来还创造了Givenchy的 位缪斯BettinaGraziani。

两个缪斯

无论从服装设计或品牌推广的角度讲,Givenchy的成功都离不开两个缪斯。如果说赫本帮助他树立了经典形象,扩大了在美国的影响力,BettinaGraziani则是那个替他打开美国市场的人。

BettinaGraziani原名SimoneMichelineBodin,比Givenchy大两岁,家境贫寒,与Givenchy同样于年来到巴黎。她给设计师JacquesCostet看了看自己画的设计草图,希望应聘设计,但后者认为她更适合做模特。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BettinaGraziani先后成为巴黎战后三大高定设计师Balmain、JacquesFath和ChristianDior最喜爱的模特之一,是“法国被拍摄最多的女人”。其中,JacquesFath给了她BettinaGraziani这个名字,并把她的一头红发剪短,这也是她之后最为经典的形象。

“我那时不化妆、一头红发、年轻活泼,不算漂亮,但看上去和别的模特不太一样。Fath想向媒体传递一个带有美国精神的形象,一种全新的、现代的态度……他对我说‘我们已经有一个Simone了,你看上去更像Bettina’……然后我就成了Fath的代言人。”年接受InterviewMagazine采访时,Bettina回忆说。

一位记者甚至在年写到,“Dior的确有NewLook,但Fath有BettinaGraziani”。直到年JacquesFath因白血病逝世前,他的时装屋在销售业绩上仅次于Dior。

JacquesFath和BettinaGraziani在工作室里

年,Graziani与美国模特机构EileenFord签约,来到美国发展。刚到纽约一周,就获得了Vogue的 模特邀约。她也是 批成功进入美国市场的法国模特之一,不仅能做展示模特,也很会拍照,而那时“封面女孩”在法国还是个新概念。

前Vogue时尚编辑BettinaBallard在年自传InMyfashion中描述:“摄影师们喜欢找她,因为她知道倾听、从不发火、不为难人,擅长摆出独特但不奇怪的姿势。”《生活》杂志(LifeMagazine)在年7月24日的期刊中做过一个名为《法国模特在美国风生水起》(FrenchModelsThriveinUS)的专题,拍摄的两位模特中就有BettinaGraziani,称他们已经“迅速成为纽约最受追捧的 模特”。

年3月,25岁的Givenchy离开ElsaSchiaparelli,创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在巴黎第八区RueAlfreddeVigny大街的小展厅里发布 系列时,他直接用Bettina命名了这个系列,说服BettinaGraziani不仅做模特,也担任PR负责人。

可能也正是由于Bettina,远在美国的《生活》杂志也用4个版面报道了这场秀,标题为:《纪梵希,巴黎新秀》(“DeGivenchy,aNewNameinParis”)。在描述发布会现场的忙乱景象时,《生活》说:“她(Bettina)拉来了美国最重要的时尚编辑,给摄影师摆造型,给嘉宾摆椅子,在后台收拾衣服,上T台走秀,秀后又出来推销衣服。”

这场秀大获成功。所有服装在秀场已售空,其中一件被命名为Bettina的衬衫也成为Givenchy的 件标志性作品:这是一件轻薄的衬衫,宽松的袖口缀满花边,绣有黑色花纹。Bettina在拍摄时举起两臂,双手分放头侧,花边散开,恰到好处地展现了衬衫的浪漫气质。她解释说:“模特不是个被动的角色,她可以通过手势、动作或站立方式给设计师灵感,有时只是细节上的调整,有时可以创造一件新衣服。”

BettinaGraziani穿着“Graziani”衬衫

年3月,美国《生活》杂志报道纪梵希 系列刊发的照片

比起Bettina,人们对奥黛丽·赫本与纪梵希的故事可能更为熟悉。

上世纪50年代,巴黎的高级女装界与好莱坞关系冷淡。传记作家Marie-FrancePochna在《克里斯汀迪奥:让世界焕然一新的男人》中写道,“Dior不会让他的衣服在大银幕上粗俗地展示,这样会冒犯他那些 雅的客户,他绝不会冒这个险……他认为从美学的角度看,活生生的贵族比舞台和银幕上拙劣的模仿高级多了。”

Givenchy不这么看。年,也就是 系列发布的第二年,派拉蒙影业公司联系Givenchy,让他为“赫本”的新片《龙凤配》(Sabrina)挑选几套服装。那时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罗马假日》尚未上映,Givenchy以为是和凯瑟琳·赫本合作,欣然答应。见面后,他显然有些失望,“我当时没有时间招呼她,正在设计第二个系列”,让赫本自己去挑。不过一顿晚饭后,Givenchy改变了对这位新人的看法:“晚饭还没结束,我就对她说,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

他对品牌推广的积极态度可能也受到了 位老板JacquesFath的影响。如果说Dior和Balenciaga如同建筑师一样强调结构美感,JacquesFath则以华丽与活力著称。他本人也喜爱社交,经常组织各种上流聚会,让妻子穿着自己的衣服穿梭于这些聚会中玩乐。他有句名言:“高级定制的基础是宣传。如果不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不能理解高级定制是如何运作的。”

与赫本会面后,两人合作的 套经典造型诞生——“décolletéSabrina”,一套方形领口、领口遮住锁骨的黑色礼服。不过直到去世,《龙凤配》的服装设计师EdithHead都坚称这是自己的设计。据《纽约时报》报道,赫本对此感到生气,因此要求日后所有电影作品均由纪梵希提供服装。她还免费为纪梵希后来推出的香水L’interdit拍摄广告,并允许纪梵希使用自己的名字——这也是 品牌首次使用电影明星的面容来推广香水。

赫本在《龙凤配》中身着Givenchy设计的“décolletéSabrina”

赫本出现在年纪梵希香水广告中

借助50年代电视的普及,纪梵希这个名字为更多美国公众所知。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和社会变革也打破了 品消费的壁垒,按照《 的》一书中的描述,“中产阶级也努力效仿富人,包括光顾富人们去的 场所而无需再担心受到警告或遭到嘲笑”。

清晨身着纪梵希小黑裙在纽约第五大道吃面包、隔着橱窗欣赏Tiffany珠宝的拜金女Holly,是60年代这种中产阶级心态的缩影。可以说,HubertdeGivenchy和赫本一起创造了一个抓住了时代精神的形象。

而他的同辈们要到30年后、好莱坞的*金时期才意识到,他们需要好莱坞。

两次变革

时装屋纪梵希之所以能在出售给LVMH集团前持续运营36年并保持经济独立,秘诀当然不会只在于营销。一切终归要落脚到设计。

这36年中,Givenchy的设计给时尚行业带来了两次变化。

战后巴黎的经营环境对欧洲高级定制行业来说并不友善。一切从简的环境下,高级面料价格高涨,人们对过度奢华的设计也抱持着怀疑甚至气愤的态度。年ChristianDior推出的NewLook引发争议,就是个典型例子。设计师EdwardMolyneux和RobertPiguet也因此关门大吉。

Givenchy于年设计 个系列时,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他首次推出了上下装分离的几套着装——在此之前,高级定制只有连体式。这包括一套镶有珊瑚红纽扣的白色针织衫配黑色短裙,一套欧根纱衬衫配黑色长裙,以及一套黑色花边毛衣配黑色条纹筒裙。三件身上衣和三件下装,可以创造出九个Look。面料的选择也讲究实用性,价格只有竞争对手的三分之二。

三套分体式女装

50年代的美国市场不同于欧洲,流行更休闲的成衣。零售商们通常会向欧洲设计师购买专利,然后在生产线上批量复制他们的设计。Givenchy也注意到这一点,将上文提到的 件标志性作“Bettina”衬衫的版权卖给了纽约零售商Russeks。复制版衬衫的售价为10.95美元,而原版为美元。这个商业决策进一步扩大了纪梵希在美国市场的影响力。

60年代,青年文化运动开始在全球各地兴起,Givenchy在这种变化面前也显得颇为敏感。

年,他和自己的偶像CristóbalBalenciaga共同研究出一种名为“Sack”的新塑形,并同时在各自的新系列中推出。这种衣形脱胎于50年代流行的一种礼服裙(ShirtDress),像布袋一样不显腰线,但衣长变短至膝盖下方并且收口,穿起来仍然优雅,但更加轻便。

“Sack”设计,左图为ShirtDress传统衣型,右为Givenchy年推出的款式

年赫本在Vogue上身着纪梵希

在此之后,Givenchy的所有设计也缩短衣长,减少了对女性线条的强调。年,看到成衣市场的潜力,Givenchy设立了成衣精品店,并且又在70年代先后推出男装和童装,成为少有的在高定和成衣两个领域都获得好评的设计师。

“他让传统高定变得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纽约时报》年的一篇报道如此评价。

卖给LVMH集团后,纪梵希的多舛命运

年,在独立经营36年后,Givenchy以万美元将GivenchyCoutureGroup卖给了LVMH集团,随后又继续担任了7年创意总监,直至年离职。在此之后,纪梵希这个品牌就陷入了长达10年的混乱中。

10年中,分别有三位风格迥异、个人特色突出的英国设计师执掌纪梵希。 上任的是JohnGallliano。这个消息在年Givenchy本人的 一场秀后公布时,所有人都感到震惊——他绚烂而戏剧化的风格显然与纪梵希一贯的优雅端庄不那么吻合,而他也是继Charles-FrederickWorth之后历史上第二位执掌法国时装屋的英国设计师。

JohnGalliano时代的纪梵希

JohnGalliano仅任职不到一年即离去,接替他的是另一位以*才著称的英国设计师AlexanderMcQueen。

上任时McQueen仅27岁,以万英镑年薪签下了4年合约。不过他的怪异风格没能革新纪梵希,且因为在年底将自己同名品牌51%的股份卖给了LVMH集团的竞争对手、开云集团旗下的Gucci,惹恼了雇主——McQueen的 一个系列没有走秀,以两场低调的静态展取而代之,只有不到90位嘉宾被邀请观看。

年,AlexanderMcQueen的纪梵希首次亮相

第三位英国设计师JulienMacDonald同样只呆了两年。他上任时仅28岁,舆论仍然无法理解,这个被称为“威尔士DonatellaVersace”、喜欢在设计中加入亮片和短裙的设计师,为什么会被雇佣来执掌以赫本小黑裙为代表形象的纪梵希。

其它潜在人选看上去反倒更适合,包括后来执掌Chloe的StellaMcCartney,刚刚离开YvesSaintLaurent的AlberElbaz,以及Balenciaga(现为LouisVuitton女装总监)的NicolasGhesquiere。

他在纪梵希的 一场秀更为惨淡——没有请媒体,窄小的现场只够容纳80位嘉宾。

直至年RiccardoTisci上任,纪梵希才迎来历史上的第二次辉煌。他的秘诀是放弃华贵,加入街头元素。

在年秋冬系列中,可以找到以朱罗王朝为灵感的暗黑哥特风;而在年秋冬秀场,模特们的造型则类似以个性美著称的英国女歌手FKATwigs(本名TahliahBarnett)——这可能是RiccardoTisci找到的新时代对于酷的新定义:比起《蒂凡尼的早餐》中那个对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做着白日梦的拜金女Holly,FKATwigs可能更符合当下舆论环境对于多元价值观和选择权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431.html

------分隔线----------------------------